close

第二堂課  擁抱悲傷

前提摘要:

這個故事來自一位青少年的故事,看完這案例,相信你們將如我一般內心微疼,也許含淚地問這孩子後來命運,但我想分享的是悲傷這件事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a1a7a61bgw1f1naylzkouj20c80e8myc.jpg

自有記憶以來,他就不斷被父親毆打,被打的理由很多元,統整來說,不是自己做錯事,而是做得不夠好,他這麼安慰自己,但幫助有限,因為那只是讓自己更覺得無能而已。

於是他又自我安慰:爸爸就是脾氣不好,不是自己不夠好。因為媽媽每次幫自己幫腔,也是換來爸爸一頓拳腳,所以結論是爸爸真的脾氣太壞了。

然而,弟弟出生後,好像這論點被挑戰了。因為爸爸幾乎不對弟弟打罵,而自己依然改變不了時時被打的命運。

一日,他戰戰兢兢低頭裝乖吃飯,盡量避免和坐在對面的爸爸四目相望,免得爸爸突然有靈感找出理由打他了。

他低頭用餘光掃向最接近自己的菜盤,抖著手探出筷子,但有個說法,完全可以解釋下一刻的發生,就是莫非定論,凡是可能出錯的事都會在未來出錯,越不想發生的事,越易發生啊。

一瞬間,空氣頓時凝結,心跳撲通的回音聲重重拍打著耳膜,讓他無法動彈。

吼!男人咆哮聲在耳邊隆隆作響,隨及自己衣服被揪起脫離了椅子,那瞬間他的靈魂彷彿也離了身。漂浮在空中的他望著餐桌前他夾碎豆腐,半截豆腐掉入盤中濺起了菜湯,一、二滴散落在桌上。然後他蹲在地上,蜷著身體,雙手護著頭,任爸爸在他身上踹,弟弟好奇地望著他,媽媽則大哭拉扯著爸爸。

唉,這次被毆打的理由就是夾破豆腐,這理由很瞎,但就是這理由,老子就是老大,能說甚麼?

「你怎麼就不能像弟弟伶俐一點,他夾豆腐從不會夾破,你怎麼次次犯同樣的錯…」夜裡,媽媽邊幫他擦藥,邊嘮叨著。

他沒吭聲,不是他不服氣,而是痛得無法言語,對於夾破豆腐是個錯的說法,也著實不知該怎麼回應。

「最近我在找可以住宿的學校,找到了,你就轉學,到學校住吧,住得遠遠地…」媽媽哽咽說出她的計畫。

他愣了一下,隨即點點頭,媽媽見狀便摟著他哭了起來。

念高中時,他終於住校了,體悟到接近天堂的感覺。

但沒多久,媽媽打電話說她也離家了,只剩爸爸和弟弟在家。

爸爸暴跳如雷,載著弟弟四處尋找媽媽。

爸爸來到學校附近攔截了他,把他揪到車上,不斷質問媽媽去處,但他真的不知道媽媽去處。媽媽為了保護他,刻意換了電話也不告知去向,所以爸爸逼問不出所以然,便把他放了。

「哥,爸爸最近很可怕,我好害怕,可以帶我離開嗎?」弟弟打來求助,但他哪敢啊?

他向媽媽轉述弟弟狀況,但媽媽太害怕了,擔心一切都是爸爸的詭計。

於是再接到媽媽來電時,就是噩耗了。「你爸爸帶著弟弟一起死了…」

頓時他的耳膜又傳來撲通心跳聲,靈魂彷彿再度出竅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。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?他不斷反覆自責,都是他沒救弟弟。

於是天堂的感覺,又離開了他的人生。

他不知道該怎麼過日子,只知道哥兒們要他做甚麼,他都做了,那天他如聽弟弟的懇求,不顧一切地帶弟弟離開,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。

所以當哥兒們讓他吸毒,他也照做了,誤以為毒品讓心頭緊緊的痛可以鬆開一點,但並沒有改變甚麼,不過他已然無法控制地繼續吸毒,也就在媽媽報警間,不斷逃亡了,離開曾經帶給他如天堂般感覺的學校。

看完這案例,相信你們將如我一般內心微疼,也許含淚地問這孩子後來命運,但我想分享的是悲傷這件事。

悲傷教會我們人生不完美的課題,認清現實的人生總交織著悲傷與失落,一點都無法迴避。悲傷不代表沮喪、絕望,而是意味著:如何接受、同理悲傷並學習走過困境而淬煉出成長。

例如,在很多悲傷的故事中,我們累積了悲傷經驗與感受,因此有了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存在。被害者可以撥打113求助,讓公權力介入家庭,核發保護令,禁止加害者繼續的傷害行為,還有令加害者離開住所地的遷出令及遠離令等。

至於吸食毒品,也有許多勒戒處所,在經過觀察勒戒後沒有繼續施打的傾向後,少年法庭也會「不付審理」。所以如果願意,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不被毒品牽制的人生。

也許有人問保護令有用嗎?勒戒有用嗎?難道這麼做,就不會有悲劇的發生嗎?不一定,但我們懂得求助,就有機會,我們懂得擁抱悲傷,就能成長。所以你不妨試試列下自己的悲傷清單,條列出求助的路,也許那正是你為自己擘劃的成長之路。

arrow
arrow

    tinatina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